400-055-0471 周一至周五, 9:00 - 18:00

人工智能加速教师“升级” 系列新政让教师成为受尊重的职业

2019-01-21 点击:2921 次

来源:腾讯网

这一年,在教师队伍建设的进程中,改革动作一直不断。

2018年年初,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将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总结为六字:“提、改、育、用、保、尊”,其中就包括教师地位与待遇、师德、师范教育等内容。

培育未来教师:将人工智能融入教师队伍建设

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担心自己的“饭碗”。而随着人工智能进军教育领域,许多教师也开始忧虑起来:“机器人会让我失业吗?”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部长余胜泉曾接受中国教育报采访时表示,英国广播公司(BBC)基于剑桥大学研究者的数据体系,分析认为教师被机器人替代的概率只有0.4%,被列为最不可能被人工智能取代的职业。在未来新的社会样态、教育样态、知识样态和学习样态中,教师的思想观念、心智结构、生活方式和角色意识等,以及教师与社会、组织、学生、同行的关系,都可能发生颠覆性的全新变化。”

“显然,未来的优秀教师将是那些善于使用人工智能的教师,教师要主动拥抱人工智能。”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主任田慧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我们应该积极面对人工智能带来的挑战,同时提高自身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创造力。创新思维的培养,就是要呵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鼓励学生发现问题。”

2017年8月,国务院印发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提出要在中小学阶段设置人工智能相关课程;提出实施智能教育,利用智能技术加快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方法改革,开展智能校园建设,开发智能教育助理,建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环境,实现日常教育和终身教育定制化。

教师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是推动智能教育实施的关键要素。开展人工智能教育的一大挑战便是师资。

“‘缺老师’是目前少儿编程教育推广普及的最大困难。”“编程猫”联合创始人刘一阳此前在接受未来网记者采访时认为,“学校里一些教授编程的教师如果没有接受体系化的学习,教授编程内容时简单的功能性操作可能还能胜任,但在讲解算法/核心原理等较为深入的内容时,就会比较困难。”

有媒体走访调查发现,少儿编程机构老师极少是计算机专业出身的,多是教育类专业,通过后期的培训掌握图形化编程教学的技巧。

对此,上海市教委副主任倪闽景呼吁教师要主动适应信息化、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变革,推动信息技术与教师培训有机融合,促进教师终身学习和专业发展。

同时,2018年,教育部也一直在积极推动人工智能技术的教师队伍建设。

3月,《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将“教师主动适应信息化、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变革,积极有效开展教育教学”写进了教师队伍建设的目标任务中。

之后,各省市如北京、浙江、四川、福建也相继出台了相关实施意见。5月,河南省、北京、四川等地启动“人工智能+教师队伍”建设行动;浙江还计划实施新一周期的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打造一批智慧教学名师。

正如教育部教师工作司相关负责人所说,“人工智能技术方兴未艾,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的阶段,其对教育的影响刚刚显现,还有广泛的应用空间。”

2018年8月,教育部决定在宁夏和北京外国语大学开展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行动试点工作。在北京外国语大学,以建设一批智能教室高校教师、高校教师智能教育素养培训作为试点工作主要任务。

12月,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行动试点工作对接会议在京召开。试点工作之后,将在更大范围内推开,探索模式,积累经验。

把狠抓师德师风列为提升新时代教师素质的首要任务

党的十八大以来,把师德师风建设作为提升新时代教师素质、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首要任务,提出了一系列师德建设的标准和要求。

前不久,江西鹰潭市一所乡村小学,五个年级,25个留守儿童,该校校长每天为孩子做菜加餐获得众多网友点赞,“让每位留守儿童过得充实、幸福,让学校成为快乐小学堂,是我校长的职责!”

这样的师德师风,让网友敬佩;而在另一面,一些教师有违师德的负面典型事件屡见报端,令人咂舌。

高校教师学术不端、幼师体罚、虐待儿童、中小学教师有偿补课、收受礼金等屡遭人诟病,也不断引起社会的关注和思考。

2018年6月,郑州发生的一起“思美顿”幼儿园老师虐童事件同样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郑州一幼儿园老师被指暴打幼童致下体血肿。最终,涉嫌殴打幼童的21岁幼儿园女老师被公安机关依法处以行政拘留十日、并处罚款五百元处罚。

2018年10月,备受关注的南京大学社会学院教授梁莹,因早年论文涉嫌学术不端被媒体曝光,直指梁莹的部分中文论文涉嫌抄袭、一稿多投。最终,梁莹被取消导师资格,调离教研岗位。12月,梁莹又被撤销“青年长江学者”称号等七项处分。

随着社会的不断关注,教师队伍建设的问题也逐渐被国家提上了日程。师德师风,显然已经成为教师队伍建设中的一个重要议题和“关键词”。

对此,11月,教育部印发了《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新时代幼儿园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根据高校、中小学、幼儿园教师队伍不同特点,分别提出十个方面的准则要求,明确了新时代教师职业规范,划定了基本底线。

至此,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有了新的基本遵循准则,教师的行为也受到十项准则的规范。

提升教师待遇:让教师成为最受社会尊重的职业

除了对教师提出的信息技能、师德要求外,对于教师们来说,提高教师待遇则是更显得实际。

一段时间以来,教师待遇问题一直牵动着许许多多教师尤其是乡村教师的心,也影响着农村教育师资的稳定性。

“让优秀教师自愿留在乡村学校,最根本的解决措施是提高乡村教师的地位和待遇,缩小城乡教师在各方面的差距。”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如是认为。

“待遇问题不解决,其他问题都很难落实,广大老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就很难调动起来。”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王定华表示。

可喜的是,近些年来,我国教师的薪资水平得到明显提升。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显示,2017年和2012年相比,教育行业工资收入增幅74%,其中公办中小学在岗人员2017年平均工资大约为8.2万元。

作为一名乡村教师,“这几年学校的变化一年一个样:现在学生也住进了标准化的宿舍,每个宿舍都有卫生间,不仅教室、学生宿舍有空调,教师办公室也有空调。乡村教师的工资也是逐年上涨,从教30多年的父亲每月工资由我大学时的1000多元涨到了现在的5000多元。‘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近5年又有7名年轻教师来校任教。”湖北省谷城县五山镇中心学校教师向芳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这位普通乡村教师向芳妇女两代人的从教经历代表着千千万万的身处大山之中的教师的境遇变化。

2018年又有了进一步的“政策推动”。2018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明确健全中小学教师工资长效联动机制。8月,针对中小学教师收入等相关问题,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进一步调整优化结构提高教育经费使用效益的意见》,即1994年首次在《教师法》提出后,又一次重申中小学教师的工资水平应当比照当地公务员工资的工资水平。

11月,教育部发文表示,将力争用三年时间解决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工资,财力较强的省份要加快进度。

教师待遇有望进一步得到提高。

振兴教师教育:造就高素质复合型教师

除了现有的教育工作者们,未来,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还需要努力培养更多的好老师。摆在面前的现实问题是,如何造就一批高素质复合型的教师?

2018年,我国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动作不断,《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出台,这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中央出台的第一个专门面向教师队伍建设的里程碑式政策文件。

为了吸引更多有志于从教的优秀学生进入师范专业,3月,教育部等五部门印发《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年)》,提出将改进完善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更是将“免费师范生”升级为“公费师范生”,将履约服务期由10年调整为6年。

“今年我校将面向四川考生招收570余名公费师范生。”四川师范大学招生就业处处长陈政说介绍,公费师范生相较其他师范学生,在毕业就业方面有一定优势。

另外,为配合《意见》,10月教育部还启动了“卓越教师培养计划2.0”。到2035年,教师综合素质、专业化水平和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培养造就数以百万计的骨干教师、数以十万计的卓越教师、数以万计的教育家型教师。

以山东省为例,从2019年起,3年新招收15000名公费师范生;同时计划用10年左右时间培养十万名骨干教师、万名卓越教师、千名教育家型教师。

根据2018年8月发布的《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公费教育实施办法》,国家公费师范生享受免缴学费、住宿费和补助生活费“两免一补”公费培养,以及毕业后安排就业并保证入编入岗等优惠政策,增强师范生就读师范、毕业后当老师的自豪感。

“公费可以在更大范围让师范院校跟进,有利于解决乡村教师的问题。”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分析。

在储朝晖看来,政策对公费师范生的履约要求降低了,可以吸引更多的学生来选择公费师范专业。

“下一步,我们将狠抓执行落实,在部级层面重行动出实招,在推动地方工作上破难题求实效,在落实督导上对准基层,切实提升广大教师的获得感、幸福感,书写教育改革的奋进之笔。”王定华表示。